师资队伍

全职教师

您现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师资队伍 > 全职教师 > Z > 正文

全职教师

张威

教授

德国国籍,德国开姆尼茨科技大学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硕士和博士。德国开姆尼茨科技大学所读主专业为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副专业为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2006年荣获由德国开姆尼茨市长路德维希颁发的“大学奖”。曾多年在德国开姆尼茨科技大学从事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教学科研工作、任硕士生导师。2011年起在必赢565net官网网站从事社会工作和应用心理学教学科研工作、任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社会教育学理论与实践、儿童青少年与家庭专业工作、社会工作咨询。2013年创立专业社会工作机构“成都市锦江区华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2014年7月6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时首站访问华仁,与张威教授会晤并深入交流社会工作。

出版专著两部::

Zhang Wei (2005): 《Sozialwesen in China》. Hamburg 2005, 344 Seiten.

张威 (2024):《社会工作基础理论》吉林大学出版社,2024年出版(38万字)


发表论文 (截止2024年11月共61篇)(汉语论文均可在知网下载):

1. Zhang Wei (2004): Medizinische Versorgung im ländlichen China. In: Susanne Dörflinger/Rolf Jordan (Herausgeber): „Gesundheit für alle?“ Asiens Gesundheitssysteme unter Veränderungsdruck (Focus Asien, Schriftenreihe des Asienhauses Nr. 18). Essen 12.2004. S. 27-34.

2. Zhang Wei (2005a): Entwicklung der Sozialberufe in China. In: China aktuell. Hamburg Heft 5/2005, S. 16-20.

3. Zhang Wei (2005b): Soziale Probleme im Transformationsprozess Chinas. In: Heinrich Geiger (Herausgeber): An der Schwelle. Gesellschaft und Religion im Transformationsprozess Chinas. Bonn 2005, S. 40-57.

4. Zhang Wei (2006): Soziale Sicherung in China. In: GVG (Herausgeber): Soziale Sicherung in China. Ein Überblick über die soziale Sicherung sowie die chinesisch-deutsche Zusammenarbeit im Bereich sozialer Sicherung. Köln 2006, S. 15-92.

5. Zhang Wei (2007): Soziale Probleme im Transformationsprozess Chinas. In: Andrea Braun, Heinrich Geiger, Franz Hamburger, Cornelia Schweppe (Herausgeber): Migration zwischen sozialem Konflikt und Ressource – Internationale Perspektiven und das Fallbeispiel China. Bonn 2007, S. 108-113.

6. Zhang Wei (2009a): Soziale Arbeit in China – Einführung in die Rahmenbedingungen, die Struktur und den Stand. In: Forum Erziehungshilfen. 15. Jg., Heft 2, April 2009. Juventa. S. 109-112.

7. Zhang Wei (2009b): Schlüsselbegriffe der Kinder- und Jugendhilfe. Deutsch-Chinesisch. Gefördert vom Bundesministerium für Familie, Senioren, Frauen und Jugend. September 2009. IJAB, Bonn. 36 Seiten.

8. Zhang Wei (2010): Jugendarbeit und Jugendsozialarbeit in China. Kurze Einführung und ein Beispiel aus Shanghai. In: Jugendhilfe. 48. Jahrgang, Dezember 6/2010. Luchterhand. S.303-308.

9. 张威(2012):社会工作基础理论探究 – 一个学科构建的新视角。发表于《中国社会工作研究》2012年第九缉。

10. 张威(2015a):社会教育学视角下的儿童青少年和家庭专业工作新探索 - 以“华仁模式”为例。发表于《社会工作》2015年第1期。

11. 张威(2015b):从辅助性原则看国家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关系 - 以德国公立型和自由型社会工作机构为例。发表于《社会工作》2015年第2期。

12. 张威(2015c):社会工作督导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 国际发展与国内现状。发表于《社会工作》2015年第3期。

13. 张威(2015d):"困境儿童保障与服务"在欧洲的历史演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发表于《中国民政》2015年第19期。

14. 张威(2015e):中国家庭关系和家庭教育的结构性特征与问题分析 - 基于华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家庭教育咨询案例分析。发表于《社会工作》2015年第5期。

15. 张威(2015f):家庭教育咨询中求助者与助人者的行为特征和互动方式分析与思考 - 基于华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咨询性社会工作。发表于《社会工作》2015年第6期。

16. 张威(2016a):社会工作咨询与临床咨询(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结构性特征与差异。发表于《社会工作》2016年第1期。

17. 张威(2016b):助人者个人特质对社会工作咨询的影响 - 基于华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家庭教育咨询案例分析。发表于《社会工作》2016年第2期。

18. 张威(2016c):国家模式及其对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的影响分析 - 以中国、德国和美国为例。发表于《社会工作》2016第3期。

19. 张威(2016d):德国社会工作立法的演变特征。发表于《中国社会工作》2016年5月上期。

20. 张威(2016e):社会工作机构生存原则之思考 - 以德国经验为例。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报》域外版2016年6月27日。

21. 张威(2016f):儿童青少年与家庭专业工作的服务功能链及其应用 - 以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华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实践为例。发表于《中国社会工作》2016年6月上期。

22. 张威(2016g):德国公立型社会工作机构的核心统领作用 - 以青少年事务局为例。发表于《中国社会工作》2016年8月上期。

23. 张威(2016h):德国家庭专业社会服务及其法律体系发展规律。发表于《社会工作》2016年第4期。

24. 张威(2016i):专业性社会工作督导对助人者自我成长的推动作用 - 以华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小组督导为例。发表于《社会工作》2016年第5期。

25. 张威(2016j):德语世界中“社会教育学”与“社会工作”概念的发展脉络与相互关系 - 兼论社会工作的教育学取向。发表于《社会工作》2016年第6期。

26. 张威(2017a):社会工作能否标准化和指标化 - 兼论社会工作的功能定位与科学属性。发表于《社会工作》2017年第1期。

27. 张威(2017b):德国《社会法典》第八部/《儿童与青少年专业工作法》的核心精髓及其启示。发表于《社会政策研究》2017年第1期。

28. 张威(2017c):论“儿童青少年与家庭专业工作”立法的思想基础。发表于《社会工作》2017年第2期。

29. 张威(2017d):如何确保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质量”- 发表于《中国社会工作》2017年4月上。

30. 张威(2017e):社会工作者的“反思性专业性”与核心职业能力:对“反思性社会工作理论”的解读和思考 – 发表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

31. 张威(2017f):社会工作科学化 -“反思性社会工作理论”的思想与启示。发表于《社会工作》2017年第3期。

32. 张威(2017g):以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思想 - 兼论构建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战略意义。发表于《社会工作》2017年第4期。

33. 张威(2017h):社会问题、社会公正与社会工作 - Silvia Staub-Bernasconi的社会工作理论思想解析。发表于《社会工作》2017年第5期。

34. 张威(2018a):“反思性专业性” - 社会工作作为“反思性职业和职业化反思科学”的灵魂。发表于《中国社会工作2018年1月上期。

35. 张威(2018b): 杰美因与吉特曼的社会工作理论思想。发表于《社会工作》2018年第1期。

36. 张威(2018c): 对三大传统社会工作方法的批判以及对中国的现实意义。发表于中国社会工作2018年5月上期。

37. 张威(2018d): 德国家庭政策的核心措施与特征。发表于《社会工作》2018年第2期。

38. 张威(2018e): 德国社会工作的特征。发表于《社会工作》2018年第3期。

39. 张威(2018f): 现代社会工作 - 中国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构建方向。发表于《社会工作》2018年第4期。

40. 张威(2018g): 德国儿童成长发展的保障与服务体系。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文集。计划于2018年出版。

41. 张威(2018h): 克服个人危机与社会危机 - Lothar Böhnisch的社会工作理论思想。发表于《社会工作》2018年第5期。

42. 张威(2018i): 家庭社会化功能的弱化现象以及现代社会工作的战略性应对功能。发表于《社会工作》2018年第6期。

43. 张威(2019a): 德国儿童与青少年专业工作的法律体系。发表于《社会工作》2019年第1期。

44. 张威(2019b): 现代社会工作 - 中国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构建方向。《社会工作》全文转载,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19年第2期(原载于《社会工作》2018年第4期)。

45. 张威(2019c): 督导对专业助人者的心理支持功能 - 基于华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督导案例。发表于《社会工作评论2019年 第3辑。

46. 张威(2019d):“社会福利服务”科学的开端 - 浅析AliceSalomon的古典社会工作理论。发表于《社会工作》2019年第4期。

47. 张威(2019e):结构性社会工作 - Jane Addams的古典社会工作理论。发表于《社会工作》2019年第5期。

48. 张威(2019f):从“福利国家”转向“福利服务国家” :发达工业国社会工作的挑战与重塑。发表于《中国社会工作》2019年8月上期。

49. 张威(2019g):社会工作基础理论 -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的基石。发表于《中国社会工作》2019年10月上期。

50. 张威(2020a): Professionalisierung undAusbildung der Sozialen Arbeit im Transformationsprozess Chinas. In: „Wie geht's weiter mit Sozialer Arbeit? Band„Professionalisierung und Ausbildung“ Bielefelder Arbeitsgruppe 8 (Ed); Lahnstein: Verlag neue praxis. S.63-76

51. 张威(2020b):古典社会工作理论:盖尔图特•波尔摩的社会教育学思想。发表于《社会工作》 2020年8月第4期。

52. 张威(2020c): 公正与美好生活:迪特• 吕的社会工作理论。发表于《社会工作》 2020年12月第6期。

53. 张威(2021a): 德国家庭专业社会服务及其法律体系。发表于《发达国家现代家庭福利制度研究》2021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4. 张威(2021b):“反思性专业性”: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与难点。发表于《中国社会工作》2021年2月上。

55. 张威、陈曦明(2021c):“基础能力”社会工作理论。发表于《社会工作》2021年10月第5期。

56. 张威、陈曦明(2022a):“基础能力”社会工作理论。转载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1期。

57. 张威、陈曦明(2022b):基础能力与实用能力:社会工作中的“助人”与“自助”。发表于《中国社会工作》2022年8月上。

58. 张威、陈曦明(2023a):基础能力: 从“应有伦理”转化为“实际伦理”的必备能力 - 对三个案例的解析。发表于《中国社会工作》2023年2月上。

59.张威(2023b):维韦斯的贫困救助理论: 科学救助思想的开端。发表于《社会工作》2023年12月第6期。

60.张威(2024a):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神学思想起源: 以神学家托马斯·冯·阿奎那为例。发表于《社会工作》2024年8月第4期。

61.张威、陈曦明(2024b):构建社会工作基础理论体系的几点思考。发表于《中国社会工作》 2024年11月上。


1. 荣获由德国开姆尼茨市市长路德维希颁发的2006年度“大学奖”

2. 荣获2012-2013年度必赢565net官网网站十佳教师公共服务奖

3. 荣获2013年必赢565net官网网站"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

4. 荣获2013年度院级"教学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5. 2014年7月6日,张威教授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会晤并交流社会工作,被默克尔总理誉为"中德桥梁"。

6. 荣获2015年成都市锦江区"锦江人才"荣誉称号(社会工作创新类人才)

7.《社会教育学视角下的儿童青少年和家庭专业工作新探索 - 以“华仁模式”为例》荣获成都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8. 荣获2015-2016年必赢565net官网网站"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9. 荣获2017年必赢565net官网网站"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荣誉称号

10. 荣获2017-2018年必赢565net官网网站"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11. 荣获2019年必赢565net官网网站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成果奖

12. 荣获2021年必赢565net官网网站"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荣誉称号

13. 荣获2022年第八届姜维平优秀教学奖二等奖

1. 2005-2006年主持社会工作硕士(Master of Social Work)项目评估》

该项目由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联合举办,由德国米索尔社会发展基金会资助,旨在培养国内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师和师资人员。评估工作受德国米索尔社会发展基会委托,于2005年-2006年分别在德国、北京和香港进行。

2. 2008年起参与中德两国政府的合作项目:儿童与青少年专业工作合作》

该项目于2006年由温家宝总理和德国默克尔总理亲自到场确定。张威教授自2008年起参与该项目,为德国国际青少年工作专业服务机构提供专业咨询与培训,为德国高层政府官员(联邦家庭部以及各联邦州社会事务部负责人)、德国六大顶级福利联合会以及儿童与青少年专业工作机构的专业人员举办讲座和咨询。

3. 2012年主持(救助管理站)内困境儿童临时庇护服务指南》项目

受成都市救助管理站委托,编写和开发《(救助管理站)站内困境儿童临时庇护服务指南》。

4. 2013年主持《"社会心理服务督导"交流与培训》项目

该项目为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交流基金-社会管理专项项目,张威教授与德国社会工作和督导专家合作,在国内举行了首次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性社会工作督导交流与培训。

5. 在研项目《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研究》

在德国和中国担任3个专业的硕士和本科课程: 社会工作教育学应用心理学

1. 在德国开姆尼茨科技大学开设和教授社会工作硕士课程:

(1) 中国的社会福利保障事业与社会工作(社会政策)

(2) 《社会工作国际对比》(北美、亚州与欧洲)

(3) 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

(4) 社会政策国际对比(北美、亚州与欧洲)

(5) 社会服务机构管理评估与质量管理》

(6) 社会工作方法》

(7) 社会工作实务》

(8) 老年专业工作》

2. 在德国开姆尼茨科技大学开设和教授的教育学本科课程: 科学工作的技巧与方法》

3. 在必赢565net官网网站开设和教授的社会工作硕士课程: 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基础理论)咨询心理技术》

4. 在必赢565net官网网站开设和教授的社会工作本科课程: 个案工作》社会工作咨询》社会工作理论》

5. 在必赢565net官网网站开设和教授的应用心理学硕士课程: 心理社会咨询与治疗》

6. 人才培养:

社会工作研究生(共14人,其中10人已毕业):

2012级7人

2013级3人

2014级2人

2015级2人

应用心理学(精神分析与心理治疗)研究生(共6人):

2014级3人

2015级3人

社会工作本科生:

2012级(3人)


领导邮箱

书记信箱地址:spascu@163.com

院长信箱地址:ggglscu@163.com

提示:请将您的宝贵意见或建议用常用邮箱发送。

川大必赢565net官网网站二维码

川大必赢565net官网网站 (scu-ggglxy)

提示:扫描二维码关注必赢565net官网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